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圣人之心微而显。
千里之应出言善。况遂豚鱼革前典。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唐代。沈约。 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圣人之心微而显。千里之应出言善。况遂豚鱼革前典。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遥哭润季兄同二见六在诸侄。明代。释函可。 黑雾黄旗白昼昏,哭携犹子问乾坤。到死不知仁义尽,入江翻见发肤存。竟使厓门多气色,始看融县有儿孙。鸰原湿遍年年泪,那得馀声更好吞。
入剑门。唐代。戎昱。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
乌目山五题·净居院。宋代。李堪。 入门松桂深,清气生人心。霞影迷窗绮,花光照地金。微风起层阁,初月升高林。终夜魂自健,满堂钟磬音。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宋代。杨万里。 浸得荷花水一盆,将来洗面漱牙根。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七 东海鲸。元代。杨维桢。 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前驱虎头鲨,后挈三足鳖。尾一掉,天纲崩,地维缺。吞三闽,啖百粤。飞涎喷沫,弟兄作穴。岩潭生子孙,天吴弯弓弓靶折,四海波涛尽流血。东皇太乙,乘鱼从霞。长纶臣饵,羁縻钩加。渔彭蠡,猎黄池,鲸亦穿腮京口来。京口来,游不动,化为鳅,空嗫喁。
送林道士归温。宋代。郑元祐。 雁荡行云生翠微,东还行李正騑騑。松矜日老当秋发,鹤养雏成待客归。珠斗影寒璊玉璏,绣云香积紫烟衣。悬知夜礼虚皇罢,宴坐朝元意不违。
浣溪沙。宋代。张元干。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风前团扇仆频更。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此时山月下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