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唐代。岑参。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樗散。宋代。释文珦。 樗散不任用,居然老空林。柴门绝车马,径草三尺深。静对西山云,颇觉谐素心。此外非所知,谁言有华簪。
四明山诗 潺湲洞。唐代。陆龟蒙。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
蓝田山石门精舍。唐代。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涤愫 其三。宋代。郑樵。 孤凤落鹰巢,啼麟坠虎穴。未能脱蒙茸,安得出轩凸。迢递空自倬,耀灵久已灭。褆身入三门,黾勉成吾拙。
陈绎越州从事。宋代。梅尧臣。 母夫人老母兄黜,夫人从尔之会稽。恐伤尔心不敢泣,春岗细雨闻竹鸡。时亦藏泪未出脸,奈何相与头倾低。诚知就禄非获己,应欲退耕无旧畦。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宋代。张栻。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壬午秋以家君命北上舟过严光先生祠戏作。明代。胡应麟。 不向长安去,何人奏客星。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大泽寒收钓,高天暮放舲。羊裘谒明主,归卧万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