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唐代。张籍。 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减字木兰花。宋代。沈瀛。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鱼跃鸢风。此理照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竹。唐代。杨炯。 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
病里思听音乐戏呈诸公。明代。茅维。 绕篱黄蝶隐秋花,病里闲情遣狭斜。伎作东山怀谢傅,笛吹古墓忆桓家。那堪残曲歌《金缕》,敢向今时斗丽华。红烛最娇丸髻妓,胡床企脚听琵琶。
宝积寺 其四。明代。释今无。 才沿峻壁还,寻溪意未閒。日光先透石,树势欲争山。花是仙源异,头从玉塞班。廿年辛苦意,凄折对松关。
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二 金风玉露。唐代。王翰。 玉宇风生秋满天,露华凉冷浸芝田。适来云表皋禽下,独立苍苔警不眠。
艳词十七首 其十七。明代。谢与思。 还家恰度艳阳天,镜里容华好自怜。他日相思南国侣,可能重醉荔枝鲜。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四。宋代。俞德邻。 杜陵侔稷契,诸葛陋袁曹。道在七分易,文过九辩骚。丘原终古闭,嵩岳极天高。况复阶庭树,于今有凤毛。
奉释典诸部经于小祗园藏经阁中有述。明代。王世贞。 方广宣妙觉,总持谛真乘。白马叶休期,金人肇奇祯。伤哉末教日,圣泽渐以凌。冥迹蹈恒河,狂飙吹慧灯。我友条净业,慷慨惠函经。奚必具羯磨,居然一摩腾。小果固有漏,法施良足凭。虽靡布金田,幸依化人城。苍松云瀰滃,脩竹风琮琤。层阁临广除,回流激清泠。闼婆陈天乐,龙藏郁飞腾。中有慈悲相,恍发妙音声。玉笈启缃缥,流纨染翰青。彷佛贝叶端,自然莲花生。如日悬中天,万象借光明。稽首两足尊,发此希有诚。破除诸疑网,摧伏群魔兵。前因获心通,后果希胜增。愿以一切智,回施一切情。巀嵲西逝梁,金篦导前行。凡圣同超解,怨亲归合并。执离文字间,犹为道所憎。曹溪倘吾许,筌蹄讵堪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