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雠终自剪,覆国岂为雄。假号孤城里,何殊在甬东。
题梁宣帝陵二首 其一。唐代。吕温。 即雠终自剪,覆国岂为雄。假号孤城里,何殊在甬东。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书壁四韵。宋代。沈长卿。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山寒多做雨,洞古不收云。夜宿听鸣麂,晨炊摘野芹。黄冠尤喜事,添炷石炉熏。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它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次沈会宗韵。宋代。毛滂。 故人老萧散,久客寡谐同。病骨侵山雨,孤帆落渚风。水清应吊影,坐阒想书空。我亦青州阔,经年不一中。
夜闻大风感怀赋吴体。宋代。陆游。 故都宫阙污膻腥,原野久稽陈大刑。未须校尉戍西域,先要将军空朔庭。意言挥戈可退日,身乃读书方聚萤。病起窗前发如雪,夜闻风声孤涕零。
送张石崖赴清苑。明代。符锡。 海邑何须远,儒官亦胜游。万山趋峡口,三水系城头。教铎渐濡久,贤科次第□。乡书乘便达,锦里隔黄牛。
寄舍弟忠。明代。谢肃。 三年吾弟无消息,一日行人报好音。黄顾群头寒月棹,凤凰台上早春吟。岂知亲鬓垂双雪,应有家书直万金。东望越山青际海,种桃何处不成林。
秋夜不寐 其十三。明代。孙传庭。 泉石追寻任晦冥,几看落叶舞閒庭。风霜容易侵头黑,岁月艰难滞汗青。养拙一邱人共弃,息机午夜我常惺。晨钟暮鼓休相聒,向日承明已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