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馀草堂清离离,插架万卷足自怡。老生抄诗未卒业,寄君当归莫濡迟。
寄张靓渊于京师 其一。唐代。全祖望。 三馀草堂清离离,插架万卷足自怡。老生抄诗未卒业,寄君当归莫濡迟。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宿南极山。明代。裴应章。 老兴少年同,寻芳二月中。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泉连琴书润,云深榻几笼。论心贪夜话,不觉晓鸣钟。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九。明代。释函可。 一个小麃相得甚,穿林度壑必相随。自从老衲下山去,竟过西峰更不回。
秋夜同永叔看月。宋代。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飞来寺阻风。明代。方献夫。 昔年曾记一披云,此日重过十度春。两鬓不如山水绿,寸心犹恋阙廷新。玉环弃去人何在,宝刹飞来迹已陈。往事秪堪舒笑口,长风何必漫留人。
居庸关公署晚眺。明代。孙绪。 一径崎岖万岭横,居民无地问农耕。霜摧落叶晚山绿,雨溜荒苔秋水清。沙鸟远从天外度,寒蛩爱向月中鸣。峰峦徙倚休回首,何处孤云是故城。
送元章改漕成都。宋代。王十朋。 取友四十载,普天半交游。蒹葭群玉间,莫盛登瀛洲。元章真国士,未见心已投。雅抱畎亩志,共怀天下忧。馆阁育人材,孰云专校雠。慷慨论世事,不见范尹欧。疆埸况如许,宁不忧宗周。精忠屹肝胆,苦语惊冕旒。君去最勇决,我行尚迟留。初别拟十载,相逢忽三秋。龙飞起元老,江淮握貔貅。礼罗得奇才,戎幕资良筹。人事苦好违,壮怀莫能酬。去持夔州节,遥泛瞿唐舟。我亦来自鄱,兹行岂人谋。八阵观壮图,三峡窥倒流。访君义胜堂,顾我制胜楼。如马谒白帝,卧龙寻武侯。江亭览月色,园花赏春柔。果分馀味甘,兰赠深林幽。诗篇浩卷轴,墨妙辉山丘。气薄文艳杜,词卑竹枝刘。吏事容拙疏,交情荷绸缪。纶言下北阙,绣衣使西州。流钱岂君事,易地曾何优。胡不班玉笋,入告嘉谋猷。巴子国最贫,疮痍民未瘳。君去谁抚摩,欲借嗟无由。我已上祠章,归欤老田畴。迟君还日边,寄书到东瓯。
闻龚伯建下第。宋代。司马光。 文章真长物,堪叹又遗贤。利器空埋土,灵光久照天。赵锥犹未出,荆璧会须传。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