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训蒙绝句 下学上达。唐代。朱熹。 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南歌子 楚守周豫出舞鬟。宋代。苏轼。 绀绾双蟠髻,云敧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蓬山才调更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一月赠深甫。宋代。刘敞。 一月三过公,此非儿女情。诗人感伐木,相鸟犹嘤鸣。尚友百世近,结交千里轻。矧惟生并时,况复居同城。携手未宜少,兴发从公行。开口露肝胆,解衿顿尘缨。心亲爱自至,外物都忘形。赤日留中天,火云正峥嵘。颇复哀老子,安眠枕群经。
三宿虎丘松巢。明代。沈周。 夕阳系缆有馀辉,入寺登登曲径微。孤塔白云平鸟背,疏林黄叶映僧衣。临池吊剑寒泉在,扪石寻题古刻稀。便欲留诗补三过,眼花灯影不成挥。
南枝曲。明代。杨慎。 我渡烟江来瘴国,毒草岚丛愁箐黑。忽见新梅粲路傍,幽秀古艳空林色。绝世独立谁相怜,解鞍藉草坐梅边。芬蒀香韵风能递,绰约仙姿月与传。根地锦苔迷蚁缝,树杪黄昏摇鸟梦。飘英点缀似留人,顾影徘徊若相送。焦桐椽竹亦何心,中郎一见两知音。谁谓南枝无北道,愿谱金徽播玉琴。
杂诗十首 其二。魏晋。张协。 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浮阳映翠林,回飙扇绿竹。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业菊。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弱条不重结,芳蕤岂再馥。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川上之欢逝,前修以自勖。
竹枝歌六首 其二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容城洞口朝雨霾,江心寺下早潮回。永嘉山水自好在,永嘉过客不重来。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八。明代。黎民表。 楼北控青山,是昔呼鸾道。金舆终不来,罗衣散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