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唐代。吴潜。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和唐元祯镇越堂诗韵。宋代。邓林。 城中崛起卧龙堆,城外诸峰唤欲来。天造无馀千里国,云连勾践九成台。月明绛节吹箫过,春尽朱幡冕露回。生聚日繁疆土辟,鸟田宁复有□莱。
诏赐御书稽古两字作口号示子弟。宋代。刘敞。 毛玠素屏非俗物,韩棱宝剑得龙渊。谟明敢与皋陶比,稽古虚参尧舜篇。
草。唐代。陈景沂。 江城滕阁倚空寒,鹤势骞飞远耐看。旁列西山青玉案,高擎南浦白银盘。摩挲王记犹无恙,拂拭韩碑尚未刓。翻忆赏心亭下水,草洲埋没贮愁酸。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代。杨万里。 玉磬金锺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夜行船。宋代。高观国。 翦水天风吹醉醒。高楼外、冻云愁凝。袖口香寒,歌喉春暖,不管雁边寒紧。琼屑瑶花飞碎影。应须待、玉田千顷。小约梅英,教吟柳絮,春在绣红鸳锦。
送陈生南还。明代。郑岳。 榆柳散轻烟,春风又别筵。帝乡逢故侣,客思入新年。镜里冰霜色,囊中锦绣篇。小西湖上月,相望几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