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
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满路花。唐代。陈允平。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郴江百咏并序·苏仙祠。宋代。阮阅。 羽节云旌事已空,旧庵今在最高峰。拂坛不见当时竹,系马犹存旧日松。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宋代。梅尧臣。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泛波衔舳舻。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西都。是时豪快不顾俗,留守赠榼少尹俱。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妹。山东腐儒漫侧目,洛下才子争归趋。自兹离散二十载,不复更有一日娱。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安平城阅武宴集 其二。清代。范咸。 香清歌管在层城,进酒微闻宴笑声。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
题梅月图 其二。元代。胡奎。 曾向维摩帐底看,散花天女不知寒。黄昏瘦影谁同伴,只有青天白玉盘。
恭寿杖歌为虚舟丈赋。清代。张揆方。 吾闻桃竹产自铜梁山,滇池赤藤光斑斓。岂如黄山白岳千岁连理木,枝柯交错文采珊瑚殷。斫成拄杖不佻复不笨,形模两两文螭蟠。实中密节中尺度。铭词刀剑兼盂槃。恭寿先生廿年前,征车使节无时间。桐溪荆溪互游历,南走楚越西秦关。挂冠归来越一纪,买田筑室蓉湖湾。葛陂老龙手中握,踏遍江北江南山。而我百事欲屏弃,日奉谈笑开容颜。读书之台望湖阁,烟消日出悬铜钚。杖头百钱亦易办,青鞋布袜相追攀。
贻潘邠老。宋代。张耒。 有屋可以读书,有竹可以忘忧。采庭之菊香有馀,烹园之蔬甘且柔。贤哉二子,又复何求。鬼不尔责,人不尔仇。沽酒可饮,江鱼可羞。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必未厌我乞醯与借马,但只恐勤君赤脚与露头。不然将吾颜子箪食瓢饮屡空之乐,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早春有怀。宋代。林季仲。 青春无语到天涯,百舌枝头漫自夸。红破轻寒入桃萼,香和宿雨落梅花。风吹杖屦千山晚,水照林塘两鬓华。万事萧条兵革里,北飞愁见雁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