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吴松道中二首。唐代。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唐代。陆龟蒙。 五叶初成椵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僮方捣茶知予书初辍捣以待呼而戒之。宋代。郑刚中。 顽童来听老夫言,困至如今我欲眠。汝但闭门推客去,破茶不碍梦魂圆。
到澎湖境。清代。胡健。 舟人告我水中沚,青青一点小于米。此是澎湖西屿头,好向望楼遥瞪视。七更洋走十二时,白鸟翻飞冁然喜。渔火星星渐渐明,到境不过三十里。风微卸席下橹摇,齐心协力力足恃。引縆探浅复量深,恐防沙线与礁址。大船进港本来难,恰值今宵好潮水。四角仔,金龟觜,港口如门屹山峙。纷纷吏役欢相迎,红纱夹岸笼灯俟。连日惊心千尺涛,足踏实地乐无比。从容就馆谒诸生,殷勤问俗挈大指。一十三澳民颇惇,浇漓只有妈宫市。
送刘钟嵩别驾擢贰镇江守。明代。谢元汴。 金山兀峙大江流,彩鹢乘风拥上游。演漾川流孤若鹜,萧疏人吏冷于秋。苍烟荻户鱼鳞屋,野水蜒丁瓜步舟。白露蒹葭犹未远,王程何以慰辕留。
晚眺。唐代。孟宾于。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 其三。宋代。喻良能。 江边钓雪翁荷笠,道上行人马度桥。说与儿童须爱惜,莫贪琼屑撼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