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苹悲。
清波有鸣鸿,荡漾安可期。
幸因南风逝,寄言钦所思。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五涉江采芙蓉。唐代。晁补之。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苹悲。清波有鸣鸿,荡漾安可期。幸因南风逝,寄言钦所思。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皆山堂为南昌李时佐题。明代。杨荣。 西山胜处说洪厓,应似环滁面面皆。丹洞云深龙气湿,翠屏风暖鸟声谐。窗前拄笏花围席,膝上横琴月满怀。遥想当年称寿日,莱衣五色炫庭阶。
秋日书怀。宋代。张舜民。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六九 顾欢。宋代。林同。 枕边何所有,一卷仲尼居。无处觅卢扁,应当宝此书。
题信可时经历熨帛图。明代。方孝孺。 圣主恩如天,赐帛一万匹。承之锦绣段,重之踰金璧。西风摧刀尺,将为君子衣。熨贴既匀调,粲粲光陆离。防胡犹未巳,行役何当归。为君重着絮,此地饶寒威。
十年坐镇识轻裘,百粤安危在运筹。横海阵成鱼鸟夜,故园书到菊松秋。
画麟阁自千秋见,赤舄言从四国流。独恨论文尊酒负,暮云天外思悠悠。
王总戎镇粤与予未晤比解官归以书见存赋此送之。明代。李孙宸。 十年坐镇识轻裘,百粤安危在运筹。横海阵成鱼鸟夜,故园书到菊松秋。画麟阁自千秋见,赤舄言从四国流。独恨论文尊酒负,暮云天外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