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
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
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
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
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
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
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
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唐代。晁补之。 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重九日雨独游醉中作。清代。黄遵宪。 吹面风多冷意酣,潇潇寒雨滴重檐。宵来一醉长安市,竟夕相思大海南。遍插茱萸偏我少,无端萍梗为谁淹?故山岁岁登高去,蟹熟垆香酒压担。
望山。唐代。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次凤凰台韵。明代。何瑭。 春来閒上凤台游,极目长江天际流。紫气葱葱笼殿阙,苍烟漠漠羃林丘。功名谁画麒麟阁,词藻空传鹦鹉洲。且对青山倾绿醑,莫教明月笑人愁。
采药行赠梅蟠。宋代。唐庚。 顺途行歌醉者谁,先生采药山中归。昨日携篮入山去,今日出山香满路。先生年来饭黄精,俗眼但白发但青。得失乘除适相补,勿取谗人畀豺虎。
吴推官同昌甫诸人饮涧上。宋代。韩淲。 世味嚼蜡尔,临风强吟哦。故人今谁来,门前车马多。招邀忽聚集,款曲成婆娑。齿发我已老,岁月如掷梭。有酒不为饮,奈此好事何。分题咏清趣,但恐俗所呵。吴侯金闺彦,公馀乃相过。欢笑酬座人,时春复清和。濯我涧上泉,因之而啸歌。
忆秦娥(和留守赵无愧送别)。宋代。晁补之。 牵人意。高堂照碧临烟水。清秋至。东山时伴,谢公携妓。黄菊虽残堪泛蚁。乍寒犹有重阳味。应相记。坐中少个,孟嘉狂醉。
西贡杂诗 其四。清代。丘逢甲。 未肯洋装换越装,金环椎髻素衣裳。传经但读祛卢字,遗教无人说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