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
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遇赦北归。唐代。晁补之。 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转语,了无好怀。此来偶有得,当与吾宗椿老子载酒浩歌西湖南山间,写我滞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
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淡夕晖帆影度。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走笔犹能醉时句。花底目成心暗许。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筵雨。
青玉案。宋代。张元干。 转语,了无好怀。此来偶有得,当与吾宗椿老子载酒浩歌西湖南山间,写我滞思,二公不可不入社也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淡夕晖帆影度。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少年陈迹今迟暮。走笔犹能醉时句。花底目成心暗许。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筵雨。
临邑晚眺。清代。孙理。 晚照晴开万井烟,凭高秋意满山川。催寒砧杵连村落,截雨虹霓挂海天。南国苍茫迷远望,西风摇落感流年。泺源两度吟黄叶,又听犁城八月蝉。
南乡子 萤。清代。陈维崧。 露井坐三更,无数幽辉印水精。忽地流将深竹去,身轻。却把深闺绣幔萦。惆怅记前生,鸳瓦曾经弄月明。閒话江都隋炀帝,含情。扇亸轻罗扑不成。
寄陈柱尊 乙卯。近现代。冯振。 君本岑寂士,我亦清閒人。孜孜岂为利,戚戚非畏贫。虽存救世念,何尝忘隐沦。志同愿亦等,莫逆相交亲。谓言学成日,与世同一新。然后赋归来,相将干白云。肆志山水间,麋鹿以为群。得失不复知,理乱非所闻。放浪形骸外,惟有酒一尊。君已得所愿,我犹牵俗尘。出处类参商,言笑难为因。宇宙为蘧芦,万里犹比邻。何必同一室,然后尽殷勤。瑟瑟生悲风,惨惨兴愁云。弱肉强之食,一屈难再伸。纵有桃源地,宁能避暴秦。岂宜慕原宪,方当效终军。閒居非今日,盍共拯斯民。功成归田去,长揖当途人。
渡连圻诗。南北朝。何逊。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洑流自洄紏。激濑视奔腾。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峻嶒。硣磟上争险。岞崿下相崩。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诡怪终不测。回沉意难登。愿欲书闻见。聊以寄亲朋。
渔家傲·寄仲高。宋代。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八。南北朝。谢朓。 金觞摇荡。玉俎推移。筵浮水豹。席扰云螭。寥亮琴瑟。嗷咷埙箎。欢兹广燕。穆穆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