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南风故未熏,六英先岁无车尘。
尽消日观千岩雪,初破江梅一萼春。
立召金闺通籍客,更呼花艳大堤人。
使君日饮无功业,同乐何妨亦为民。
和石明叔喜雪。唐代。晁补之。 解冻南风故未熏,六英先岁无车尘。尽消日观千岩雪,初破江梅一萼春。立召金闺通籍客,更呼花艳大堤人。使君日饮无功业,同乐何妨亦为民。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庚午冬至夜。宋代。郑刚中。 今夜云开北陆风,丈三将至土圭中。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孤坐看灯浑是梦,苍颜被酒不生红。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 当年别吾山,曾与黄华期。富贵非予志,卜筑临东篱。今也违初心,知我者其谁。挂冠犹未遂,寄此相思诗。
栖禅寺雨中与惟乾同登。明代。王守仁。 绝顶深泥冒雨扳,天于佳景亦多悭。自怜久客频移棹,颇羡高僧独闭关。江草远连云梦泽,楚云长断九疑山。年来出处浑无定,惭愧沙鸥尽日閒。
东山酒楼放歌。清代。丘逢甲。 丈夫生当为祖豫州,渡江誓报祖国雠,中原不使群胡留。不然当作李邺侯,翩然衣白与帝游,天家骨肉畀无尤。胡为祗学谪仙醉,到处吟诗题酒楼。今日何日东山陬,云阴阴兮风飕飕,山中五月如清秋,补禊曲水觞可流。座中主客清且修,黄公后人今状头,裴中令裔新政优。兰陵诸萧才力遒,人师我愧东家丘。儒书无能解国忧,仡仡食古心不休。飞蓬自转落叶下,谁实作俑为车舟。坐令机械生西欧,古制破裂不可收,天地日月驱作球。小儒咋舌大儒叹,径欲问天穷所由,天公方醉了不酬。万事变灭如浮沤,山川虽缺仍金瓯。陇头飞鸟入妖梦,夜半鸣狐思火篝。何如沉醉与天共,乞君大白为我浮。浮之不尽群客醉,何妨呼酌车前驺。自有此山数游者,昌黎文山皆吾俦。彼皆身取千古去,乃畀我任今日愁。海门西望海色幽,眼中一醉无五洲。
述九颂 其九 侣真。宋代。程公许。 天门开兮九重,烂钩陈兮紫宫。烜舜瞳兮万里,穆五弦兮从容。予唱兮孰和,劳心兮
有悼二首,为徐伯荪烈士作。清代。柳亚子。 胡尘遍中原,侠风久不作。史公起东粤,手揭荆、高幕。王、万更延陵,连翩踵芳躅。惜哉剑术疏,遗恨终寥廓。桓桓东海君,祖烈中山族。投身入穹庐,缨笠不辞辱。得当竞报汉,一击天地复!副车中非误,环柱走已蹙。大憝既伏诛,群胡争 愕。遂令旃裘长,天半惊魂落。成败非敢论,此功良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