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
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宫亭神甚灵云有婢名如愿以借客有所求叩如愿。唐代。晁补之。 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使虏遇汴京作。宋代。庞谦孺。 苍龙观阙东风外,黄道星辰北斗边。月照九衢平似水,胡儿吹笛内门前。
酬乐天见寄。唐代。刘禹锡。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大司马乔公觞余清凉寺一首。明代。黄省曾。 虎士行芳馔,虚亭倒玉壶。殷勤司马意,登览纵潜夫。二月清云落,三山白日孤。遥看春草色,醉杀莫愁湖。
楚人刘司封父母 其二。明代。王世贞。 司封封事九天开,云锦天书五色裁。自是仙郎亲捧致,不烦丹凤为衔来。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宋代。梅尧臣。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流俗务趋喧,宁思事闲寂。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相与举杯盂,高歌不知夕。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日。但知沉醉归,莫顾有吏责。冠绋身外物,傥来安足惜。吾贫喜从游,幸免挂钱僻。
和择之赋泉声。宋代。张栻。 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堂中衲子还知否,月白风清底处寻。
灵洞山房杂咏为赵太史题五首 其二 中巘干霄。明代。胡应麟。 鸟道千盘压翠微,中峰突兀锁烟霏。天风两袖扪萝上,不道金丹白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