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唐代。晁补之。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唐代。卢士政。 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舞转朱丝逐,歌馀素扇回。水光凌曲槛,夜色霭高台。不在宾阶末,何由接上台。
梅花吹梦过溪桥。路迢迢。雪初消。似恁天寒,诗瘦想无聊。听得草堂人有语,能几日,是生朝。
乱云深处洗山瓢。鬓萧萧。酒红朝。回首六朝,南北黯魂销。纵使钟山青眼在,终不似,侣渔樵。
江神子/江城子。宋代。方岳。 梅花吹梦过溪桥。路迢迢。雪初消。似恁天寒,诗瘦想无聊。听得草堂人有语,能几日,是生朝。乱云深处洗山瓢。鬓萧萧。酒红朝。回首六朝,南北黯魂销。纵使钟山青眼在,终不似,侣渔樵。
即事呈斯远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 一花固觉有馀香,况此寒梢数尺长。怪底诗来总清绝,始知逸韵与相当。
春暮京邸。明代。卢龙云。 门掩残春独咏诗,羁怀愁对好花枝。功名自古违心事,道路于今感鬓丝。迹学东方聊玩世,名惭司马却同时。漫游处处堪乘兴,何必山中旧紫芝。
梅屋。明代。林弼。 我屋梅花下,君家梅树傍。小池横瘦影,幽户送寒香。岁晚竹松节,春寒桃李场。知君有所择,归隐得相将。
昭君曲。宋代。姚宽。 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昭君自恃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澹风沙千万里。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可怜宫锦换氊裘,忍变故音作新语。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寄书空怀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头白。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