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兢瘦马不堪驱,塞眼红尘暗九衢。
太学虀盐聊乐只,故园桃李且归欤。
上书北阙三年困,种豆南山一半芜。
忍志动心天相我,莫惭关吏辱陈余。
出都呈十五叔父。唐代。晁补之。 凌兢瘦马不堪驱,塞眼红尘暗九衢。太学虀盐聊乐只,故园桃李且归欤。上书北阙三年困,种豆南山一半芜。忍志动心天相我,莫惭关吏辱陈余。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宋代。范成大。 雨云浑似雪云同,天意人心本自通。吏役驱驱骑马滑,何如欹枕闭门中?
残雪落林度西岭,古涧寒泉凝素绠。孤僧倚树听微吟,一鹤临池照清影。
松间旭日映山椒,白云英英如雨飘。何当为置王摩诘,更添几叶红芭蕉。
雪霁顾仲瑛偕余与陈惟允坐剑池上惟允为写图因赋诗云。元代。郯韶。 残雪落林度西岭,古涧寒泉凝素绠。孤僧倚树听微吟,一鹤临池照清影。松间旭日映山椒,白云英英如雨飘。何当为置王摩诘,更添几叶红芭蕉。
晚登献花岩小星槎。明代。安希范。 临高徙倚一麃栏,虚槛平收色界宽。天阙楼台疑蜃结,帝城形胜信龙蟠。僧归萝径炊烟暝,客坐松寮落日寒。寂寂禅房孤磬发,轻风断续度旃檀。
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门癸亥五月十四日去。宋代。陆游。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霅川归趣送黄布政叔正归田二首 其一。明代。曹义。 霅川归处趣何清,竹下琴樽柳外亭。风煖波光涵户白,山晴云影压帘青。眠沙鸥鸟吟边见,投浦渔歌静里听。更想客来清话日,不谈名利只谈经。
和祁惟学秋怀作柬林廷光年兄。清代。李学曾。 閒书咄咄叹休休,一度西风一度愁。四壁蛩声寒夜杵,千山雁影夕阳楼。俄惊岁序过强半,却忆韶华去不留。谁道多情惟宋玉,閒来我亦赋悲秋。
说潮 其二。清代。丘逢甲。 昔闻安济王,乃祀恶水神。是在梅口镇,有庙当江滨。维潮亦祀王,实以季汉人。峨峨永昌守,屏汉为贞臣。碧鸡金马气,飞作瘴海春。水旱祷辄应,灵异惊潮民。时或值奇灾,神若与人亲。蜿蜒下神座,苍苍之而鳞。维神变不测,诚否验喜瞋。毋谓民多顽,见神顽者驯。毋谓民多贫,祀神富不贫。乃复祀三山,是曰明独巾。昌黎实祀之,山界潮梅循。山神或为蛇,于水龙其身。一龙而一蛇,是乃见道真。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四。明代。董其昌。 名僧会里事瞿昙,能结孤峰白石庵。河泊谩夸闻道百,狙公何意赋朝三。清华水木如濠上,弘奖风流自汝南。却笑昔人高士传,不将同世一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