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囊装夙兴,云间鸿雁悲鸣。
行役正嗟予弟,言旋当复诸兄。
滨州道中四首。唐代。晁补之。 林下囊装夙兴,云间鸿雁悲鸣。行役正嗟予弟,言旋当复诸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借诗话於应祥弟有不许点抹之约作计戏这。宋代。危稹。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派。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历历灿可观,开卷如画绘。和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过和有约言,不许一笔坏。自语落我卫,便觉意生械。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读到会意处,时时欲犯戒。将举手复止,火侧禁搔疥。技养无所施,闷怀时一噫。只可卷还君,如此读不快。千驷空可轻,君抱亦少隘。昨问鸡林人,尚有此编卖。曲衣须一收,吾炙当痛嘬。
有赠二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 一再论文日,弥天尽国工。音宁遗爨下,道岂泣途穷。孤脱恩非薄,澜殊派本同。投閒怜过隙,环召恐匆匆。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满江红 其六 送王实之。宋代。刘克庄。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侯客。易爱底,些官职。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访杨湖阴不遇因题其门。宋代。陈辅。 北山松枌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唐代。柳宗元。 海上朱樱赠所思,楼居况是望仙时。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