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
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安陶舟中。唐代。晁补之。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钱塘怀古得吴字。明代。刘基。 泽国繁华地,前朝旧此都。青山弥百粤,白水入三吴。艮岳销王气,坤灵肇帝图。两宫千里恨,九子一身孤。设险冯天堑,偷安负海隅。云霞行殿起,荆棘寝园芜。币帛敦和议,弓刀抑武夫。但闻当守奏,不见立庭呼。鬼蜮照华衮,忠良赐属镂。何劳问社稷,且自作欢娱。粳稻来吴会,鱼鼋出具区。至尊巍北阙,多士乐西湖。鹢首驰文舫,龙鳞舞绣襦。暖波摇襞积,凉月浸氍毹。紫桂秋风老,红莲晓露濡。巨螯擎拥剑,香饭漉雕胡。蜗角乾坤大,鳌头气势殊。秦庭迷指鹿,周室叹瞻乌。玉马违京辇,铜驼掷路衢。含容天地广,养育羽毛俱。橘柚驰包贡,涂泥赋上腴。断犀埋越棘,照乘走隋珠。吊古江山在,怀今岁月逾。鲸鲵空渤枌,歌咏已唐虞。鸱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征鸿暮南去,回首忆莼鲈。
舟次上海县。明代。袁凯。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孟阳曰:“可谓气骨高妙。”
西郊游瞩。唐代。韦应物。 东风散馀冱,陂水淡已绿。烟芳何处寻,杳蔼春山曲。新禽哢暄节,晴光泛嘉木。一与诸君游,华觞忻见属。
送李长度归古冈兼寄其弟九倩。明代。韩上桂。 古冈冈上老梧桐,翠凤含辉据碧丛。日出蓬宫从弄影,天清珠海任乘风。来时燕雀群争讶,归去埙篪调可同。芳草自知多逸思,停云有咏托谁通。
卜算子。宋代。杨无咎。 平分月殿香,碎点金盘露。占断秋光独自芳,端称觞飞羽。谢了却重开,若个花同侣。谁识灵心一点通,手捻空无语。
中都寄广东提干彭元忠 其三。宋代。曾丰。 同年同郡更同官,无适非同况岁寒。最是西湖好同赏,却相先后到长安。
吴门戏寄陈伯孺。明代。徐熥。 一望蘋花十顷秋,阖闾城下久停舟。除将访道寻僧外,半为真娘住虎丘。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宋代。梅尧臣。 一听履霜霜满足,再听绿水声缘谷。我行日月候春波,嫩苔沙雨侵鱼目。渔歌晚唱泛水来,天浸沧浪光可掬。坐中此意自弦生,中郎五弄人难熟。人知难熟独善弹,弹拍未终脂驾速。郑卫古来多喜闻,卒章为我歌淇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