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水调歌头·一段太清境。唐代。李曾伯。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宋代。杨万里。 孤塔鸥边迥,千岩镜里看。折花倩人插,摘叶护窗寒。不是无相识,相从却是难。归舟望精舍,已在白云端。
自住吉游有马入山杂诗 其六。清代。郑孝胥。 云白山青青,望可数百里。我从山背来,对境心数起。
酬别意上人。宋代。吴惟信。 尘中孤影镜中丝,往事星星不忍思。回首便成千里梦,寻盟当以几时期。秋江浩荡鸥翻浪,月树萧疏鹊绕枝。倘有一书相问讯,只消多写暮云诗。
杂诗三首 其二。魏晋。傅玄。 间夜微风起,明月照高台。清响呼不应,玄景招不来。厨人进藿茹,有酒不盈杯。安贫福所与,富贵为祸媒。金玉虽高堂,于我贱蒿莱。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二。宋代。赵蕃。 去岁归营丘嫂葬,今年那复以家行。挽须无用祇嗔喝,念我只儿同短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