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家世自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
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寄家人。唐代。晁补之。 孟光家世自清芬,鸿亦幽情慕陇云。汲水挽车归去好,茯苓日日长松根。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汉武帝杂歌三首。唐代。韦应物。 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下仙步。白日分明到世间,碧空何处来时路。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可怜穆满瑶池燕,正值花开不得荐。花开子熟安可期,邂逅能当汉武时。颜如芳华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虽留桃核桃有灵,人间粪土种不生。由来在道岂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掩扇一言相谢去,如烟非烟不知处。金茎孤峙兮凌紫烟,汉宫美人望杳然。通天台上月初出,承露盘中珠正圆。珠可饮,寿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从空下来玉杯冷。世间彩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仙方称上药,静者服之常绰约。柏梁沉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独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载金盘竟何处,当时铸金恐不固。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汉天子,观风自南国。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龙索斗风波黑。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愕然观者千万众,举麾齐呼一矢中。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鼓鼙馀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左有佽飞落霜翮,右有孤儿贯犀革。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宋代。邵雍。 一百年来号太平,当初仍患不丁宁。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
买药。明代。吴与弼。 生涯惟病绊,人事与心违。岁月一身晚,江湖孤梦飞。忧深多为道,贫惯任无衣。抱布街头去,新晴买药归。
杂体诗 休上人怨别。南北朝。江淹。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宝书为君掩。瑶棽讵能开。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桂水日千里。因心平生怀。
赠初蓉 其二。清代。孙原湘。 玉梅花下写朝云,更比梅花瘦几分。尽许眉间传月彩,难从骨里绘兰芬。高情未称金泥屋,真色惟应雪浣裙。俗眼但知浓艳好,相如羞对卓文君。
醉翁操。清代。端木埰。 于今。升沈。天心。久难谌。须暗。幽人静中澄虚襟。看他风雨萧森。烟满林。世态恁巘嵚。一任纷错商与参。素心寄处,三尺鸣琴。素心快处,明月空山翠阴。上苍苍兮千寻。月娟娟兮宵深。幽兰香被岑。兹焉为知音。此外渺难禁。豁然长啸鸾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