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
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二。唐代。全祖望。 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修文语土民。唐代。陈元光。 庙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三军歌按堵,万骑弛鸣镖。虔岭顽民远,朝阳寇逆招。偃文休众士,锡命自皇朝。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箫。声闻神起舞,气感海无妖。方叔猷元壮,相如赋未饶。成周放牛马,林野任逍遥。
得子强也书诗以答之。元代。张养浩。 有客附书至,封识墨尚新。展读笑良久,劝我归及辰。我岂不汝怀,爱此泉石邻。官事亦既简,又多素心人。刘生书满家,扬叟酒味醇。而况俱好客,有假眉不颦。缅思霄壤间,实与逆旅均。焉往非寄寓,奚必家园亲。置书桃笙底,且复乐我真。
臣不如。明代。李东阳。 刘氏盟,吕氏争。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平乎平乎智有余,胡为甘此两不如。兹言非智还非愚,平乎竟尔为身图。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时此公学王书嗟别)。唐代。高适。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再和沈绳斋与沐锦衣倡和图。明代。王缜。 贤达贵存心,能爱复能敬。卓哉沈绳斋,持矩就方正。旬宣到滇南,戚戚重民命。平生冰蘖操,瞥眼轻赵孟。薄试经纶才,政事每参诇。大器不自盈,客来即趋迎。有美沐锦衣,一见肝胆罄。古重忘形交,此道今差胜。唱和同埙篪,句法严律令。常思秉烛游,而况日未暝。我欲往从之,逸驾恐难并。披图共爽然,白璧持相赠。
游洞霄宫。宋代。余愚。 琳宫胜处绝尘嚣,千古佳名号洞霄。地锁九峰形屈曲,擎天一柱势岧峣。凤鸣怪石仙岩邃,蛟舞流泉涧壑遥。幸有飞升遗迹在,便须骑鹤快扶摇。
别王别驾往潮阳。明代。黎贞。 大江东去水悠悠,岸柳无条系客舟。千里关山云外目,满江烟雨客边愁。尊前行色黄花酒,篷底离声白雪讴。今夜月明空壤阔,寂寥王粲独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