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二百无书恙,天下储藏独此家。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
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唐代。全祖望。 历年二百无书恙,天下储藏独此家。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宋代。苏辙。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杨子江心泻镜龙,颇如细縠不摇风。宫中惊奉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盛彦英隐居太湖之阴号具区耕叟命仆作诗以歌咏其乐云。元代。谢应芳。 脱屣东华尘,躬耕太湖滨。桑麻接邻里,鱼鸟情相亲。閒时读书牛背上,安知六国方攻秦。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阑健如虎。羲农世远莫可追,南山石烂无足悲。悲歌笑宁戚,夜半犹未已。人间閒是非,何用污牛耳。我田已耕春昼閒,樵童随我看青山。日暮归来一壶酒,我歌呜呜童拍手。童拍手,儿饭牛,一天星月烂不收。重捻戏笛作三弄,七十二峰俱点头。
赠王子直秀才。宋代。苏轼。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秋夜忆别心牧并柬家惺园庶常洪大稚存。清代。杨梦符。 故人已别西窗雨,贱子空成东阁吟。槛外寒钟残夜酒,枕边落木五更心。贫交几辈如公等,殊俗无端变土音。三日晴皋听过雁,旧枝谁是越山禽。
和胡公韵 其一。明代。程通。 辽国天开万世基,坐临朔漠控边陲。君王茂对春多福,黎庶深祈岁不饥。鸣凤来仪丹凤阙,流霞溢美紫霞卮。仁风化日均舒畅,品物熙熙蔼德辉。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宋代。黄庭坚。 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帝阍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宋代。陆游。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 当年横槊气如虹,战血犹殷大海红。七泽戈鋋移小队,三河铙吹候元戎。营中赋客袁宏俊,幕下诗流杜甫雄。拂袖麒麟成往事,乱山云色卧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