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精思审六书,直探皇极锐何如。而今撒手空行去,脉望翩然返太虚。
老友董映泉挽诗 其三。唐代。全祖望。 老去精思审六书,直探皇极锐何如。而今撒手空行去,脉望翩然返太虚。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清代。施山。 苍梧羊石端州门,以藤为鼓吾所闻。君于三鼓曾见一,作诗气压千人军。明臣灭贼根株绝,更挽妖藤宝刀
长相思(探梅摘归)。唐代。吕胜己。 冒寒吹。访琼姬。行到青山遇玉肌。凝情欲待谁。出疏篱。手同携。踏月随香清夜归。乘欢拨冻醅。
题给事中梅花。明代。杨士奇。 螭头簪笔退朝迟,小阁银瓶玩竹枝。想见襟怀清似玉,冰霜还结岁寒期。
徐孺宅。明代。林弼。 南州表表徐高士,零落犹存宅半区。足迹何劳趋北寺,躬耕只合老东湖。礼贤太守能悬榻,吊古诸生拟束刍。谁识保身明哲意,当时惟有郭申屠。
出玉女潭逢一鹤甚秀而健啄李生与之斗不胜戏作。明代。王世贞。 缑山明月听参差,一曲才终到凤池。自是王家真騕䮍,怪来凡骨不教骑。
观山刑鹅夜归。宋代。陈造。 巢鹊枝蜩已罢鸣,风声露气可胜清。人谙浅濑安然度,月隔高林未肯明。却乱宿云寻去路,渐因更鼓辨孤城。谁知岁事关心切,翻忆冲泥傍险行。
题夷坚志後。宋代。陆游。 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驰骋空凡马,从容立断鳌。陋儒那得议,汝辈亦徒劳。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宋代。秦观。 寝瘵当老秋,入夜庭轩空。天光脆如洗,月色清无缝。风飙戾戾轻,露气霏霏重。檐花伴徐步,笼烛窥孤讽。缅惟情所亲,佳辰谁与共。夫子淮海英,材大难为用。秉心既绝俗,发语自惊众。尘尾扣球琳,笔端攒螮蝀。雄深迫提马,妙丽该沈宋。浮沉任朝野,鱼鸟狎鲲凤。与时真楚越,於我实伯仲。尔来居邑邻,颇便书札贡。上凭鸿雁传,下托鲤鱼送。二物或愆时,已辱移文讼。人生无根柢,泛若凌波葑。昧者复汲汲,晨暝趋一哄。阴持含沙毒,射影期必中。自匿嫫母容,对客施锦幪。溘然一朝逝,万事俱成梦。形骸犹汝辞,利势犹君动。思之可太息,伤之为长恸。所以古达人,脱身事高纵。我生尤不敏,胸腹常空洞。强颜入规模,垂耳受羁鞚。行谋买竿栧,名理就折衷。但恐狂接舆,烦君更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