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和倪敦复观梅三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闻说观梅借烛光,今宵为我更开觞。月来枝上冰生艳,风过梢头玉有香。羌笛几声传旧曲,菱花一夜照繁妆。坐中老杜凌何逊,索酒题诗思欲狂。
春兴六首 其六。明代。李德。 江汉漂零今六载,故园迢递尚三千。新春隐几看云坐,遥夜悬灯听雨眠。彭泽官贫犹有酒,杜陵身老未归田。桃花流水深千尺,拟向溪头理钓船。
伤彩饰。唐代。苏拯。 朝见亦光彩,暮见亦光彩。一旦风雨飘,十分无一在。尔形才似削,尔貌不如昨。本为是凡姿,谁教染丹雘.虚饰片时间,天意以为恶。物假犹如此,人假争堪作。
送方郎唐卿漕试。宋代。刘克庄。 翁已鞭鸾上九霄,此郎虽小亦清标。斯文尚有嫡传在,每见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难论一鹗,才高君必中双雕。汉廷急士将亲策,想见诸儒避董晁。
翁村翠流閤。元代。尹廷高。 四围山翠合,缥缈见危楼。地狭星辰少,云深水石幽。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寄语游方者,桃源岂外求。
郡内闲居。唐代。韦应物。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清代。熊少牧。 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拥驾嵩呼九庙安,六日出宫头白矣。阁臣庸劣内臣私,刘孙赵左相维持。小臣再召预顾命,寸心耿耿先皇知。岂不闻万工部,朝上弹章暮膏斧。岂不闻刘知府,夜醮未终惨对簿。肝胆义激死生轻,二十四罪血缕缕。此疏一入会极门,凶珰骇栗褫其魂。不杀东林无东厂,按名点将烟尘昏。吁嗟乎!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白日矫翻三大案,群小罗织争为功。纵诛失律熊经略,岂有贪赃杨大洪。死囚一呼臣节表,冷光远映黄芝草。编公手疏涕交横,楚浦风雷护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