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当年扫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
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九秋馀。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代书寄鄞江知县张太博。唐代。邵雍。 长忆当年扫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九秋馀。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咏脚划船五排限江韵。清代。许传霈。 一叶飘然去,生涯老越江。歌来听踏踏,划去响跫跫。篷小惟容膝,舟轻漫立艭。凿开云影碎,踢破浪声淙。赶驿如驰马,奔波异走尨。前程弧箭疾,踞坐语言哤。随水无劳纤,临风不挂䉶。船头新设板,柁尾小开窗。港窄行犹阔,桥低过亦降。幻凫盘鸟道,画鹢集鱼矼。略试推移力,还成欸乃腔。青蚨囊换足,晚泊傍寒桩。
一剪梅 春别。宋代。虞集。 豆蔻梢头春色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别时容易见时难,怕唱阳关,莫唱阳关。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手中示现杨枝露,愿洗干戈作太平。
至普陀洛伽山寺,作佛事七昼夜,祈见海岸观世音及善财岩。七日之间,随心应现,大众瞻仰,无不庆赞。元代。张昱。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手中示现杨枝露,愿洗干戈作太平。
喜雨。唐代。杜甫。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五。元代。梁寅。 碧桃天上树,青涧石边栽。世每纷纷异,花犹岁岁开。
潇湘夜雨。明代。夏完淳。 莺啭花更,蝶园香国,重阑朝暮愁归。坠鞭人瘦,怎禁小风吹。不为春酲懒起,分香处,燕子来窥。芙蓉帐,馀烟已渺,红泪染离袿。相逢何处也,难寻丹棘,欲寄啼规。恐萧郎别后,浅淡愁眉。剩有菱花一半,已不是那日崔徽。长堤路,桃花带笑,柳眼自含悲。
游人尽道巫峡崄,年年岁岁有来舟。但见来游不见归,啼猿空为游人悲。
蜀国于今已瘠土,官商犹自说天府。舻舳千里阏夔门,赵王公子楚王孙。
乙酉春三月独游巫峰后舟有扶柩侍祖言归者缆次来谒出所写巫峡归舟图求言为佩赋此寄感。近现代。吴之英。 游人尽道巫峡崄,年年岁岁有来舟。但见来游不见归,啼猿空为游人悲。蜀国于今已瘠土,官商犹自说天府。舻舳千里阏夔门,赵王公子楚王孙。穿矿采珠棼跟趾,山灵不渌江神死。窃得卓财又窃女,婵媛久滞豪华旅。近肉远丝酣舞筵,襄王一梦三千年。明月乡心归何处,莺花屡新裘马故。纵馀资斧足缠腰,膏火相煎利倚刀。何况宦情茧纸隔,市死半是千金客。漆榆宛保奸侠民,更兼椎埋有荐绅。可怜琴鹤枉相待,升屋遥复若闻悔。君今扶榇返苫庐,祖孙为命甘粗蔬。高唐云雨应排候,布帆安稳渡重岫。我愧家传朝歌笔,择言赠远诒女后。白发从此老园亭,莫向西风说锦城。试问旅魂归骨处,蜀山何似故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