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度绝韦编,不读书来十二年。
大{上敝下瓦}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
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他人谤似神仙。
小车吟。唐代。邵雍。 自从三度绝韦编,不读书来十二年。大{上敝下瓦}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他人谤似神仙。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 其二。宋代。李吕。 悯册哀荣绝,鲜原卜兆安。世家金穴旧,大隧玉衣寒。何意簪花柰,空遗刈畹兰。神游泰陵庙,永护月衣冠。
野堂 其一。元代。王庭筠。 绿李黄梅绕屋疏,秋眠不著鸟相呼。雨声偏向竹间好,山色渐从烟际无。
同刘景文游郭氏西园因留宿。宋代。黄庭坚。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庚子冬赴闽途中与伯锳夫子同作兼忆仓山梅花。清代。袁绶。 我本餐霞人,冲襟爱山水。时平恨不栉,碌碌守乡梓。君沾微禄适闽越,我始同来酹江月。高挂蒲帆趁顺风,回头倏过千芙蓉。望夫石远疑人立,目断归舟龙骨出。万古难销是经情,江声日夜疑呜唈。金焦两点风利不得到,只恐烟萝暗腾笑。古杭五日留,西湖悭一游。毋乃爱惜费,雨雪风飕飕。钱塘复上江山船,船头少女呼同年。江湖也作廊庙想,不用文光射斗象。明眸皓齿竟虚名,水佩风裳空想像。浙西山水天下奇,朅来可惜穷冬时。层峦叠嶂睡未醒,不斗明妆懒画眉。滩河水清石子多,篙师涉险相喧呼。水船轻捷大船笨,瞥眼已过疑飞凫。冰凘雪净天地肃,拨棹空江皱寒绿。篷窗煮酒妥吟魂,手写新诗属君续。忽忆仓山万树花,寒香冷艳纷横斜。罗浮梦好不归去,鹤守南枝应怨嗟。
题渊明归去来图 其四。金朝。王若虚。 得时草木竞欣荣,颇为行休惜此生。乘此乐天知浪语,看君于世未忘情。
冬日杂兴二首。明代。周晖。 性偏难入俗,多病损闲心。云敛山光瘦,风攒落叶深。过头九节杖,信手七弦琴。安得如颜阖,幽踪不可寻。
北窗雨中作。宋代。陆游。 郁蒸作不解,风雨来有信,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简编既陈前,灯火亦可近。跂予望圣贤,倾河洗骄吝。扶衰幸未死,吾道其少进。安得平生欢,怀抱为君尽?
庐墓既归即用杜太史见招出山诗韵奉谢。清代。荣涟。 魂梦依然在碧山,泪痕终日染衣斑。荒荒宿草依霜露,故故白云迟往还。双桨朅来烟水畔,一庄归到竹梧间。浣花有约能偕隐,参得浮生是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