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常理,日月无循行。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书事吟。唐代。邵雍。 天地有常理,日月无循行。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月咏十五首 其五。明代。黄省曾。 囊尽思留璧,池空愿借波。红颜那可驻,飞镜欲如何。香雾花间重,寒光竹里多。可怜风露色,一一到云萝。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七。明代。曹义。 扶策出林坰,同行畅野情。依依重回首,相似听泉声。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宋代。曹勋。 圣主东南眷念劳。绣衣行部辍名曹。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如何大展安邦手,勿使鲸鲵弄海涛。
冲虚观。宋代。敖陶孙。 青筇相伴到仙坛,身寄虚无缥缈间。景物迥殊人世界,烟霞深锁道家山。纷纷尽向红尘老,寂寂谁知白日间。遣履山中棋一局,几人於此未应还。
次韵张次应见寄。宋代。苏过。 西城夜雨一追攀,前辈风流顿觉还。穷似少陵无裋褐,空怀大厦庇千间。
病中闻子约过修和观。明代。皇甫汸。 坐忆仙源里,春风尔独寻。桃花别后路,芳草到时心。迎杖闻山犬,惊帆见野禽。养生如可问,念我病方侵。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罗适。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菩萨蛮 端午日咏盆中菊。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擅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作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