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秋更老,山深水复深,
高木已就脱,慧禽空好音。
筋骸非曩日,道德负初心。
赖有余编在,时时尚可寻。
秋怀三十六首。唐代。邵雍。 人老秋更老,山深水复深,高木已就脱,慧禽空好音。筋骸非曩日,道德负初心。赖有余编在,时时尚可寻。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次翁秀峰。宋代。林景熙。 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唐陵愁问永和帖,楚水梦闻长乐钟。黄妳秋灯余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世情云雨何时了,千古青青太平峰。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宋代。苏轼。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夏秋多雨自赵北口至鄚州二十里间皆成巨浸编筏以渡宛然水乡风景也。清代。汪如洋。 晓发十里铺,浓云作秋寒。秋寒泻层碧,四面江湖宽。中央界燕赵,倒影虹桥弯。南人困尘沙,得水逢旧欢。耐可荡胸臆,且宜濯缨冠。柳阴有篙楫,争渡如争滩。故道失雄鄚,稽天势漫漫。周园下错田,虑随东逝澜。纵横亘港汊,脉络纷倪端。瘦马载急递,高轩装达官。布帆熟无恙,来往凌屋山。宁知万粱䕸,半饱鱼鳖餐。我时截中流,凄风激微湍。感彼刈获谋,遑恤衣裳单。侧闻清口涨,民庐暴摧残。楗菑赖重臣,上释宵旰艰。兹方积潦致,平治凉非难。将修道茀政,况异哀鸿叹。行殿丽金碧,水围停玉銮。归途期步谒,泥裂龟纹乾。
旧雨来 自度曲 客金陵雨中作。明代。宋琬。 曾记当年雨后,门前冠盖客,一何多。银烛西窗萤火乱,听枯荷。直到睛时方去,湿鸣珂。今日雨声犹昨。萧条三径里,有谁过。料得故人无疾病,却因何。只把天公埋怨,太滂沱。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还系,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让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剩起林亭,共同宴乐。
瑞鹤仙·依山仍负郭。宋代。杨泽民。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还系,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让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剩起林亭,共同宴乐。
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韵作八小诗赠伯永 其二。宋代。周孚。 收驹汧渭间,谁识此老骥。伏枥我何伤,著鞭渠可畏。
和孙叔康探梅二十八韵。宋代。韦骧。 腊过春将近,江梅想已苞。逢时在南国,探信出东郊。径雪晴初扫,河冰薄易敲。寻香望林隙,惊素辨山坳。跃马回宾雁,飞旟慑蜡猫。初芳得消息,喜气自并包。岂待莺声促,宁忧蝶足跑。先容为桃李,脱迹远萧茅。此日花神眷,他年驿使譊。前驺传已的,后乘听犹声。独被阳功早,奚论地势硗。新葩同众阅,秀句仗谁抄。湛湛尘缨濯,纤纤痒背抓。金丝才出莟,珠琲遍攒梢。攀折诚难忍,将承亦旋教。重疑仙界种,复过岁寒交。莹洁疏情窦,精神动目窅。贪幽频倚杖,薄晚倦回鞘。有酒安辞釂,无鱼孰叹庖。轻裘忘拥腋,短发任垂髾。坐不娱歌舞,盘非贵烙炮。量尊钟与鼎,器隘斗兼筲。勇作先春计,甘从玩物嘲。琼英行渐盛,玲赏莫轻抛。次第篘兵酿,随宜馔野肴。投閒集簪履,尽日卷旌旓。陇笛终当起,涂歌或载呶。空枝徒取恨,片片若为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