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题司马温公集。清代。李希圣。 抵死相争太扰攘,凫胫非短鹤非长。空将三尺区区法,较量前王与后王。
萧萧雨 秋日怀嘉定表妹。清代。袁绶。 正清秋天气雨初晴,薄暮嫩凉侵。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
卧疴。宋代。罗与之。 六尘缘影政堪嗟,二竖乘虚势益加。忆昔鼻头能出火,即今眼底已生花。妇言伐性多因酒,医戒伤生少试茶。悟罢本来安得病,角弓谁使认为蛇。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聂夷中。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鹧鸪天(寿太夫)。宋代。向子諲。 戏彩堂深翠幕张。南E97C特地作微凉。葵花向日枝枝似,蓂草忘忧日日长。门有庆,福无疆。老人星与酒生光。殷勤更假天吴手,倾泻西江入寿觞。
牢落。宋代。刘克庄。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其四。唐代。许棠。 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远闻诚可念,归见岂无愁。败苇迷荒径,寒蓑没坏舟。衡门终不掩,倚杖看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