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东园分菊苗有作。明代。顾璘。 解带理荒圃,及兹春雨馀。丛菊被嘉泽,芳苗郁以舒。伐根辨众色,间植周前除。汲涧沃新壤,秉锄散故苴。匪惜悁勤意,爱尔气清殊。秋华既幽靓,夏叶亦扶疏。霭霭轩楹侧,颇慰陶潜居。
斋居。元代。成廷圭。 晓起坐终日,无人扣竹扉。柿因风落早,菊为雨开迟。稚子能赊酒,邻翁许借诗。白头无别计,空负圣明时。
登焦山二首 其一。宋代。蔡肇。 野旷天平入,潮生海倒流。帆馀闽峤色,雁带玉关秋。斋近乌鸢集,渔残网罟收。虽云是吾土,兹日始能游。
望华岳。清代。杨兴植。 崎岖越雄关,振策及清晓。遥天翠巘横,巑岏入云表。停车问居人,指点巉崖巧。四方类削瓜,三峰如卓纛。明星插汉高,玉女缀日小。巍巍白帝宫,苍龙道。磊砢不尽泄,突兀殊未了。元气所郁盘,金精盛环绕。平生好奇伟,山水足登眺。何期燕台客,复遣吟西颢。将寻卫叔卿,或觅希夷老。深参出世心,庶缓愁肠扰。
别克从先生文馆。明代。郭廑。 三载交游赖故知,澹云凉月共襟期。群樽此夜能倾倒,孤棹明朝又别离。逸思不堪闻雁后,含啼况复听猿时。悬知岸帻狂吟日,徙倚南山菊满篱。
乙未岁家居不出偶读渊明诗因集其句为一首曰归田园。明代。王祎。 丈夫志四海,驱役无停息。荣华难久居,岁月相催逼。纵浪大化中,人生不满百。时驶不可稽,前涂渐就窄。吾生行归休,营已良有极。念念动中怀,行行向不惑。守拙归园田,贫居安稼穑。司田眷有秋,苗生满阡陌。幽兰生前庭,灌木荒余宅。闭门不复出,何尝失显默。时还读我书,抗言谭在昔。穷通靡攸虑,我心固匪石。浊酒聊可恃,素衿不可易。怀此贞秀姿,谅哉宜霜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