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
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
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
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和和承制见赠。唐代。邵雍。 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小重山 秋闺。清代。纪映淮。 萧瑟幽闺更漏长,庭前丛桂发、暗飘香。月明露白渐生凉,轻风起、时拂郁金裳。远雁一行行,相看还伫立、怯空房。幽怀几许总难量,兰缸灺、花影欲窥窗。
杂诗 其七 1911年以前之作。近现代。许宝蘅。 羡杀居乡马少游,湖烟日日弄扁舟。曾无书刺投当轴,更有琴尊集胜流。南国相思红豆种,西风摇落碧梧秋。新诗且附双鸿翼,随月经过十二楼。
送归愚沈少宗伯予告归里 其二。清代。翁照。 忆昔初识公,其岁当壬午。两地合云龙,侨札通缟纻。吴门与暨阳,来往互宾主。矻矻商古今,硁硁订出处。龙跃终升天,云散难作雨。遥遥两地分,间隔寒与暑。云龙今复合,情深逾昔者。齿增易惊惕,道进无违拒。相期同惜阴,晚节师侃禹。
再次阿敌韵寄舒大士兼简微首座 其三。宋代。李彭。 我亦乐清旷,颇甘去人群。回观荫华轩,澹如秋空云。二桃杀三士,累累荡阴坟。吾庐蔽床席,有托众鸟欣。
寄吕秋樵临城 其二。清代。郑孝胥。 栖迟牢落总悠悠,世事宁关我辈忧。看到扬尘沧海后,也应不忍话前游。
集古 惜春。金朝。李俊民。 自有林亭不得闲,长安豪贵惜春残。晚来风起花如雪,为问无情岁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