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万里敢辞遥,过尽江西独木桥。已见芗林真面目,依然华发两萧萧。
再寄向伯恭。唐代。李光。 南行万里敢辞遥,过尽江西独木桥。已见芗林真面目,依然华发两萧萧。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南北朝。谢灵运。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荡。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次韵和文潜暮春即事。宋代。晁补之。 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寒泉。功名栎社直寄耳,颜色不同谁后先。黑牛白犊未渠怪,物理傥自相回旋。爱君此语亦不出,胜处紫芝眉宇间。饮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谁班。凝祥池上旧游处,海棠亦恐非昔年。春波一眼诗句好,两腋尚觉风翩翩。投闲方辔政可勉,何用不饮空三叹。
种德亭,并叙。宋代。苏轼。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朮香。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为屠田叔太守新姬催妆。明代。徐熥。 灯光满九衢,弦筦待名姝。羞嗔夫婿促,娇倩侍儿扶。鬒浓耀宝饰,佩响按罗襦。含颦疑有态,敛色看成都。欲泣声先颤,将行步复须。梁惊栖玳瑁,枕怯索珊瑚。除钗劳屡唤,近帐费低呼。情通呈脸晕,语涩静唇朱。兰膏薰戺闼,香气郁流苏。展转动金钏,绰约见冰肤。使君今有妇,五马不踟蹰。
过山海关 其一。明代。释今无。 及关犹曙色,十日乱边声。无计轻然诺,临危任死生。旅魂先马倦,落月与山平。到此方惆怅,悲笳处处鸣。
安定山。宋代。张恪。 常怀玉垒李谪仙,精神浩瀚游八表。顶摩苍天弄白日,方丈蓬莱思清矫。吾乡夙号山水邦,萦青缭白杂苍缥。人间要自有佳趣。何必陈瞷扶桑晓。江郎秀色照闽吴,咀嚼自可忘幽悄。烂柯山与浮云齐,突星骑石凌飞鸟。何独此山名未燿,无乃潜德避喧扰。定是壶中小有天,众星未易立谭了。物之显晦固有数,巧历谁能穷忽秒。我闻雁岩古业无,山经不载事沉杳。后世奇秘始发见,游人足迹竟盘绕。九华妙观人未睹,刘郎当时眼偏瞭。固知有物必有遇,此理甚明非深渺。岂惟安定名不腐,自觉刘郎才力少。我诗那能为重轻,九鼎借助鸿毛小。群豪自可继唐贤,联名况有诗僧皎。
郡集虎渡亭宾主十人 其二。宋代。孔平仲。 欲结朱轮日,相期已及旬。木图横画栋,玉德集谈宾。济济多周伯,诜诜倍舜臣。身调宰夫膳,目视属车尘。闻一才将埒,能千智亦均。可知前世陋,作者欠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