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后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态。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答李侍郎嘉定庚长冬这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唐代。崔与之。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邂后万里桥,相对双鬓蓬。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态。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
崔与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和鲁望白菊。唐代。张贲。 雪彩冰姿号女华,寄身多是地仙家。有时南国和霜立,几处东篱伴月斜。谢客琼枝空贮恨,袁郎金钿不成夸。自知终古清香在,更出梅妆弄晚霞。
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三。元代。赵孟頫。 兴逐秋风发,愁随秋夜长。系书阳鸟远,促织候虫忙。世巳无刘表,家徒有孟光。故衣寒未补,发箧动幽香。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南北朝。颜延之。 周御穷辙迹,夏载历山川。蓄轸岂明懋,善游皆圣仙。帝晖膺顺动,清跸巡广廛。楼观眺丰颖,金驾映松山。飞奔互流缀,缇彀代回环。神行埒浮景,争光溢中天。开冬眷徂物,残悴盈化先。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息飨报嘉岁,通急戒无年。温渥浃舆隶,和惠属后筵。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疲弱谢陵遽,取累非纆牵。
首秋轮台。唐代。岑参。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再过太原和前韵 其二。清代。胡延。 春田滑达警犍牛,处处枌杨似宛丘。雪后晚风禁不得,一刀寒月过徐沟。
次王古直哭兆先韵柬方石二首 其一。明代。李东阳。 刚道人琴一夜亡,故人明日报哀章。才如卞玉元居楚,业比童乌不姓杨。华表城头真浪语,干将地下有遗光。画图指点趋庭事,恨杀多情杜古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