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
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帝开水半篙。
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翦水戏儿曹。
梅花纸帐扁舟构,但觉归心长羽毛。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唐代。崔与之。 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帝开水半篙。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翦水戏儿曹。梅花纸帐扁舟构,但觉归心长羽毛。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
崔与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唐代。宋之问。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感赋二首 其一。清代。邓乃溥。 愁纹叠叠楚天云,空锁留仙旧皱裙。儿幼忍言长夜别,亲衰何意半途分。十年贫苦先抛我,百事酸辛总负君。一寸悲肠回九折,西风无泪哭斜曛。
如梦令 其四。明代。宋琬。 别后云鬟慵整。蛛网鞶囊金镜。罗袜步空阶,几曲雕栏独凭。花影。花影。满地月明清冷。
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宋代。袁默。 九龙山高茂松竹,冉冉岚光真泼绿。重冈复岭势峥嵘,五里垂杨排岸曲。云生洞口若拖缣,泉落田间如喷玉。公乘若水遗迹在,潇洒儒冠与僧服。夜蟾清影照寒流,春鸟新声答寒谷。山畔人家农事闲,长得秋风鱼稻熟。太湖光射夕阳间,涧泽相通财必育。一生游赏心不足,忆与高人时往复。梦魂应是念归欤,问舍求田无百斛。身名牵制悼人心,收拾未能如水覆。侵寻白发已盈簪,方此徘徊干寸禄。乐安道人来自蜀,尚尔小官身仆仆。惠然相访盖初倾,符采莹颜神满目。徐言得道先辟谷,二年粒米不入腹。日南先生韵超俗,授术为之留五宿。发泄天机指下传,妙用圆通皆智烛。见我情亲逾族属,劝以修持言满轴。自惭正类鸡伏鹄,敢忘精心循所祝。痊除多谢枕中方,臭腐岂为刀下肉。斧斤牛羊肆残毒,古人已况牛山木。深言元气须引续,起我衰羸丸射鹿。烦胸一诀愿相传,卦体俨然存九六。
卜算子 玄武湖泛舟。近现代。罗锦堂。 寒月上莲塘,夜露流清响。我有悠悠一片心,没个人堪讲。柳岸移舟去,荷叶擎天长。怕见鸳鸯相背飞,款款摇双桨。
赠王元美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送子上河梁,悲风下天荒。右顾渺太华,左顾迷扶桑。振衣千仞巅,风尘杳微茫。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对酒不能饮,慷慨情内伤。送君日以遥,思君日以长。安淂凌风翼,与子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