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
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
不堪顾影怜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鸿。
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挽南平赵化卿。唐代。阳枋。 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不堪顾影怜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鸿。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寄张献臣。宋代。刘敞。 缔交从若水,百里绝相过。平日相离索,期年见揣摩。从容席上客,清绝郢中歌。拟属阳春和,伊予独在薖。
芍药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红颜素脸出春残,袅袅传传态自完。闻道扬州冠天下,何年跨鹤往吟看。
送章允明赴山西佥宪。明代。吴伯宗。 琪树分阴日已凉,之官万里趣行装。塞鸿南向风云迥,宛马西来道路长。水落石汧秋漠漠,山连秦陇树苍苍。远人互市心愉悦,共沐皇恩雨露香。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余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宋代。陆游。 我来梅花村,倚杖久伫立。措哉风雨余,零落绿苔湿。往年赋诗人,去袂不可执。明朝梅亦空,感旧百忧集。
答匡山僧赠榔栗杖。唐代。曹松。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