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五首缘招隐,未得西归未敢酬。今许均劳解枢柄,期君同伴赤松游。
伊西古寺茅庵静,不到经今八九春。岩谷定知云水冷,宫师常作独游人。
斗薮缁尘捋白髭,缄书先去问宫师。仙舟东下能相访,同上平嵩把酒卮。
去春蒙西都致政李少师。唐代。文彦博。 新诗五首缘招隐,未得西归未敢酬。今许均劳解枢柄,期君同伴赤松游。伊西古寺茅庵静,不到经今八九春。岩谷定知云水冷,宫师常作独游人。斗薮缁尘捋白髭,缄书先去问宫师。仙舟东下能相访,同上平嵩把酒卮。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潘少承至同唐寅仲陈忠甫过讯留酌舟中。明代。黎民表。 故园兵后阻相酬,乘兴能来慰我愁。花竹渐芜因避地,江山无恙复移舟。赤阑回合垂杨暮,白屋萧条野水流。诸将昆崙如早下,持竿吾欲卧沧洲。
酬孙鲂。唐代。齐己。 幽人还爱云,才子已从军。可信鸳鸿侣,更思麋鹿群。新题虽有寄,旧论竟难闻。知己今如此,编联悉欲焚。
元师迁化其徒得舍利供于天钵因作四十言赞叹既而得殿省苏承诗又增十字。宋代。文彦博。 师今顺寂去,所寂竟何如。倏尔归无物,湛然同太虚。化成三昧火,超出四禅居。方悟祇园法,又胜漆园书。苏君善知识,言诗更起予。
为顾备九孝廉寄题补溪芙蓉庄。清代。查礼。 涉江未采江南香,长歌为咏芙蓉庄。芙蓉庄新梅里古,远隔春申黄歇墅。虞山东去补溪西,客来问花先访溪。污泥不染波如划,君家世世原清白。阳冰作吏在缙云,君家邻县称神君。剧盗就诛同斩草,御史书功上上考。一麾出守即本州,惜哉未展平生筹。流传别业重乡里,一树相思常结子。祠堂霜露荐蘋蘩,平泉偶筑尚书园。尚书诗编《红豆集》,不记谁种鹦鹉粒。转电光阴感岁华,芙蓉仍作故园花,折花笑问芙蓉主,花谱何如治县谱。
闻逆虏近淮。宋代。曹勋。 壬午收亨运,余屯未肯林。风烟淮水近,天地老身愁。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得闲如自若,心在一扁舟。
和张树筠先生咏怀二首 其二。清代。陈增源。 轻财重义似疏狂,苦读医书目渐伤。伊圣汤醪原自作,炎皇药饵亦亲尝。人情在在期长寿,天德生生不尽藏。衣钵克承为哲嗣,从今德泽更无量。
署斋卉物诗 其二。清代。张纶英。 堂西馀隙地,白骨掩榛荆。开池贮流水,画地通沟塍。闭门学农圃,寄意怀躬耕。惜哉泉石志,羁绁伤簪缨。名山无静境,波涛方沸腾。一村得巢柯,聊慰达士情。不见中泽鸿,铩羽徒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