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亹亹倍尘麾,奇表堂堂对伏犀。易作诗章频有得,难为逋峭岂无稽。
回驱大旆龙沙北,归直清厢虎帐西。久困土山缘直道,侃然常耻病于畦。
龙图给事使还过魏少留仙旆道旧为乐因及北史魏收之语作为雅章辄敢寄声聊资一噱。唐代。文彦博。 剧谈亹亹倍尘麾,奇表堂堂对伏犀。易作诗章频有得,难为逋峭岂无稽。回驱大旆龙沙北,归直清厢虎帐西。久困土山缘直道,侃然常耻病于畦。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十五。清代。祝廷华。 赏菊已届时,吾侪必宴叙。而今诗社中,又失联吟侣。
诗三首 其一。宋代。刘季孙。 中宫在天半,其上乃吾家。纷纷鸾凤舞,往往芝朮华。挥手谢世人,耸身入云霞。公暇咏天海,我非世人哗。
惜秋华 九日拟登妙光阁,不果,寄马桂海及家季乔伯。清代。唐芑。 嘹呖飞鸿,横晴天、似吐悲秋怀抱。懒上层楼,伤心暮烟斜照。更落叶满阶,风扫残蓼。当轩云扰。凭高处、谁称古趣,沉酣落帽。秋色京华老。想故园蓉菊,正当佳好。次第开、水畔放船能到。萍踪浪寄金台,叹归与、路迢云渺。应道。佩茱荚、一人独少。
题宋李纲帐绿亭诗后。明代。唐文凤。 狡童已沮勤王志,老桧犹贪蔽日阴。帐绿春深风雨横,一生空负老臣心。
雨中过倪云林墓。清代。过炳耀。 松楸尝在望,一岁几经过。烟水浮家日,风尘奈尔何。远山余淡墨,疏雨起微波。片石孤烟没,渔樵向晚歌。
和惠山三唐人诗三首 其三。清代。陈遵。 百感从中来,孤吟动林樾。霭霭山中晖,归鸟飞不绝。琳宫殊壮观,千年几兴灭。一瓢西神泉,常贮南朝月。郁郁涧松寒,霏霏野芳发。叹彼泉下人,匆匆返游辙。
朝中措 十六夜月。元代。张之翰。 夜来三五月初圆。歌吹竟喧阗。二八婵娟更好,便无人对樽前。可怜浮世,只争一夕,如许心偏。玉色何尝喜愠,年年岁岁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