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逐流风遍大田,皑然一色绝中边。
空生惯识岩中镜,何似天花乱坠年。
奉答祖印喜雪二颂。唐代。韩维。 细逐流风遍大田,皑然一色绝中边。空生惯识岩中镜,何似天花乱坠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次韵答闻山 其一。明代。顾璘。 远至逢今雨,相逢叹曙星。云披瞻北斗,龙卧近南溟。醒酒无奇石,谈玄只旧亭。雷陈居接近,笑傲共岩扃。
游海云寺唱和诗。宋代。吴中复。 锦里风光胜别州,海云寺枕碧江头。连郊瑞麦青黄秀,绕路鸣泉深浅流。彩石池边成故事,茂林坡上忆前游。绿樽好伴衰翁醉,十月残春不秒留。
思江南旧游。唐代。张籍。 江皋三月时,花发石楠枝。归客应无数,春山自不知。独行愁道远,回信畏家移。杨柳东西渡,茫茫欲问谁。
人日喜晴。明代。邵宝。 我来洪都城,人日喜初霁。夙兴省钟声,起视星斗丽。澄湖动晨光,云霾散天际。楼台东复西,参差蔼清气。惠风荡前楹,公馀步还憩。案牍杂诗书,吾事非日计。独贺阳道亨,从兹破阴翳。请看回轺时,春深满庭翠。
春日览古四绝 其二。宋代。张侃。 游人拾翠蹋青归,叠叠楼台映绿漪。行到桥西多野色,吴羌山下织帘祠。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
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
二郎神·近时厌雨。宋代。吴潜。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