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事事皆抛尽,惟独忧民尚有心。
深喜天公回气象,便同田父作讴吟。
缘何更得闾阎暖,恨不偏于垅麦深。
禅伯静中知我意,琅琅佳句玉其音。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唐代。韩维。 老来事事皆抛尽,惟独忧民尚有心。深喜天公回气象,便同田父作讴吟。缘何更得闾阎暖,恨不偏于垅麦深。禅伯静中知我意,琅琅佳句玉其音。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扈从度居庸关登八达岭。明代。杨士奇。 盘回跻峻崄,岚翠湿纷纷。巘路平银汉,关楼俯白云。朝廷须讲武,扈从总能文。独立舒长啸,风清上界闻。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十。宋代。萧立之。 月过阑干客睡迟,官河桐叶学鸦飞。鬓丝不了三千丈,也费秋虫促夜机。
黔阳九日。明代。薛瑄。 黔阳九日意何如,北望神京万里馀。行院已无人送酒,故园应有雁传书。铁冠不向秋风落,黄菊仍沾晓露舒。霜满南天消恶气,锦囊何必佩茱萸。
暮春雨中过荷村访舒菊泉夜宿吴仲书山房。宋代。陆卿。 竟造幽人室,春光肯负余。花慵如出沐,柳曳似经梳。坐久逢梅落,棋深听子疏。松风留好梦,酒醒满床书。
答黎恭甫伟长。明代。陈邦彦。 城南杯酒共依依,奋袂晨征愿已违。弱骨自缘忧国瘦,旅魂时逐故园飞。未更世路狂应怪,纵有昌言力较微。惭愧故人诗尽好,病中吟望一沾衣。
题徐侯瑞莲。明代。梁兰。 莲生官池中,连根复连蒂。两花正相当,双房更相比。此花比君子,而非小人媚。德音苟弗昭,休徵曷由致。贤哉邑大夫,卓然汉循吏。奚翅禾同茎,何殊麦岐穗。贱子无以称,歌诗纪其异。
金鸡晓月。唐代。王翰。 一山雄峙太阳津,绝顶翘翘迥出群。碧树九秋含月色,黄流千古抱云根。雨平故垒金函出,水打荒坟石椁倾。幸际太平无警急,高原时见老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