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丽文章雅正躬,高才又出相门中。庙堂帝识精忠议,蕃服民歌恺悌风。
一息不还成昨梦,六情都尽见真空。平时共说无生和,生死如今异与同。
哭曾令绰三首 其二。唐代。韩维。 典丽文章雅正躬,高才又出相门中。庙堂帝识精忠议,蕃服民歌恺悌风。一息不还成昨梦,六情都尽见真空。平时共说无生和,生死如今异与同。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霜天晚兴。宋代。陆游。 薄霜门巷不胜清,小立湖边夕照明。红颗带芒收晚稻,绿苞和叶摘新橙。闲评琴价留僧话,静听松声领鹤行。壮志消磨浑欲尽,西风莫动玉关情。
馀干舟中偶成。明代。龚敩。 越水交流野径偏,短篷斜系竹林边。杨花乱逐波心落,鸥鸟不惊沙上眠。春雨蒹葭人唤切,晚烟洲渚客愁牵。溪东即是桃源路,却笑渔郎不放船。
登绵州富乐山别李道士策。唐代。薛曜。 珠阙昆山远,银宫涨海悬。送君从此路,城郭几千年。云雾含丹景,桑麻覆细田。笙歌未尽曲,风驭独泠然。
雪。唐代。王烈。 雪飞当梦蝶,风度几惊人。半夜一窗晓,平明千树春。花园应失路,白屋忽为邻。散入仙厨里,还如云母尘。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宋代。黄庭坚。 不知鞍马倦,想见洲渚春。清昼锁芳园,谁家停画轮。高柳极有思,向风招游人。
送李原复之南京刑部。明代。顾清。 水云亭上坐论诗,眼见红芳落酒卮。好景一番连孟夏,故人相继作分司。风波道路君应识,冰檗心怀我旧知。两字哀矜一尊酒,临歧不唱渭城词。
方正学祠二首 其二。清代。缪徵甲。 景隆误国千秋臭,正学旌闾十族香。万子万孙天已定,那容公再辅成王。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宋代。陈著。 一入丹崖第一坳,幽然此意已有巢。吸泉煮茗濡吟吻,洗尽人閒血肉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