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
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唐代。韩维。 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三。明代。王彦泓。 心中人教掌中怜,不羡微之得事先。赵姊丰容工泥夜,徐娘情味胜雏年。清欢无睡非茶力,羞颊微赪似酒妍。韵胜不妨香略晚,故陪霜菊到尊前。
应制粉红双头牡丹二首 其二。宋代。党怀英。 春意应嫌芍药迟,一枝分秀伴双蕤。并肩翠袖初酣酒,对镜红妆欲斗奇。上苑风烟工献巧,中天雨露本无私。更看散作人间瑞,万里黄云麦两岐。
约潘瓜山刘学录登高。宋代。陈宓。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
钱舜举木芙蓉。元代。卢琦。 红妆初映酒杯酣,斜倚西风转不堪。霜后池塘秋欲尽,令人惆怅忆江南。
寒食遇雪。明代。黎贞。 三月边城雪未乾,琼瑶飞舞海天宽。榆烟寂寂千家晓,柳絮纷纷万里寒。歌管声中银作屋,鞦韆影里玉为竿。半生踪迹遍南北,知是明年何处看。
与杨志行郭斗南马德润屠存博吕公弼僧义庆游。元代。仇远。 昔读宝公传,今作钟阜游。缓行万松间,直上千峰头。古塔表木末,寒泉貯岩幽。遥观江流奔,始知此生浮。甚爱雪竹庵,逸驾吾将休。
咏史 其三。清代。包兰瑛。 虬髯十万拥戈船,一见龙颜意悯然。海外真王君莫笑,胜他褒鄂上凌烟。
次韵答石室元晦二首 其二。元代。大欣。 贝阙群仙罗玉质,也知天上足金银。深惭造物相料理,岩穴偏宜槁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