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并商宗学,雄趋汉武才。难回九清驾,空湛万年杯。
旂旐翻风远,箫韶度阪来。臣民仰遗像,血书有馀哀。
神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三。唐代。韩维。 奥并商宗学,雄趋汉武才。难回九清驾,空湛万年杯。旂旐翻风远,箫韶度阪来。臣民仰遗像,血书有馀哀。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唐代。鲍溶。 横笛临吹发晓军,元戎幢节拂寒云。搜山羽骑乘风引,下濑楼船背水分。天际兽旗摇火焰,日前鱼甲动金文。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宋代。马云。 汉水舒舒山崇崇,岧然岘首称清雄。南方强吴恃割据,选命儒将登元戎。太康以来千馀载,荆州遗爱思羊公。江山襟带号形胜,藉此因成辅晋功。公谓高贤事迹异,视之闲暇无匆匆。测知当日登临意,景物亦与今朝同。新就峰巅作亭舍,面势豁若凌烟虹。苍苍云木望不尽,浩荡古意深何穷。盘回小径至钓石,俯视凝碧相连通。丛篁森束林蓊郁,又从其下兴祠宫。迅湍急濑鸣湱湱,浓岚翠霭霏濛濛。晦晴气象随变易,朝昏万状殊初终。阁老分符二千石,旟竿刻隼车画熊。管内民租绝逋负,里社歌鼓欢年丰。府门昼扃官事退,时引宾佐嬉其中。崖条岭蔓杂丹白,涧花满眼罗青红。磴道迤逦陟萦屈,飘若巾屦腾秋空。岂独游观乐闲燕,图树佳政希前风。经由粗得究本末,强颜模写惭非工。音辞鄙俚虽一唱,下词寒苦无怡融。
题竹送张振文。明代。杨士奇。 新捧除书上贰车,郁林迢递望苍梧。到时知及春三月,闻彻竹枝闻鹧鸪。
入陂子径。宋代。杨万里。 下一岭,上一岭,上如登天下如井,人言个是陂子径。猿藤径里无居民,陂子径里无行人。冷风萧萧日杲杲,露湿半青半黄草。前日猿藤犹有猿,今此一鸟亦不喧。树无红果草无蕊,纵有猿鸟将何餐。两山如壁岸如削,一径缘空劣容脚。溪声千仞撼林壑,崖石欲崩人欲落。来日长峰径更长,陂子径荒未是荒。蒋家三径未入手,岭南三径先断肠。
复往大名三首 其三。宋代。吕本中。 地湿频经水,田荒亦未收。断云催雨过,涨水没桥流。半世想高卧,十年悲远游。藜羹不用挟,尚足诳饥喉。
山中夜坐。明代。安绍芳。 夜气何萧森,空山思寥廓。不知风露寒,弥觉衣裳薄。美人渺难期,对酒不成酌。白日虚牖生,微闻桂花落。
题冯公举郎中清音亭。宋代。冯山。 山水清音绕翠微,一亭风物里中稀。为怜鱼钓生平处,还向功名事了归。白傅歌童聊自适,庄生鸥鸟自相依。区区贫阮长嗟叹,才有林居便拂衣。
秋夜送沈文禧还金陵四首 其三。明代。张弼。 络纬寒螀相间啼,孤鸿又过小楼西。故人欲别难为别,一夜秋声思转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