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
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
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游龙门诗十二首·利涉塔院。唐代。韩维。 许公读书地,尘像一来拂。门掩僧不归,檐低燕飞出。高人不可见,石塔镇寒骨。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和张希复咏宣律和尚袈裟。唐代。段成式。 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
甘肃总督吴达善奏报麦收诗以志慰。。弘历。 甘凉二麦熟,喜值王师班。去岁谷踊贵,今已减七钱。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军需所会地,宁免物价艰。嗟哉淳朴民,安静无他言。是予所深嘉,不靳泽频颁。予泽惟补罅,天泽斯普全。从此雨旸时,秋成更冀焉。讵易复元气,庶稍救眉燃。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
过端州漫述呈陆老公祖。明代。岑之豹。 过逢父老说崧阳,何武思遐白昼长。公自东甸隆砥柱,民从南国咏甘棠。莺花四野春风永,桃李千秋湛露香。知是讴吟图不尽,更瞻畏垒祝庚桑。
九日不出邻墙木芙蕖盛开。宋代。周紫芝。 九日无行乐,何人慰独居。拟翻金潋滟,聊醉木芙蕖。秋与愁相似,花应意不疏。衰颜谁复管,薄艳更怜渠。
葵园阻雨。。康曾定。 暑雨淹行旆,芳园且驻骢。几曾来季札,今日卧元龙。山马能人语,庭花带酒容。最宜窗拓处,如盖一青松。
长春芍药同坐客赋。宋代。耶律铸。 标举孤芳蕴异香,定知经历几炎凉。自来不受春拘束,显是司花少主张。
竹园爱筠翁七十。明代。罗洪先。 我癸石莲凿天巧,恨少筼筜看一饱。曾乞名园竹数枝,陡觉寒声梦争搅。当时传竹未传法,至今清影来稍稍。爱筠老翁法最奇,种竹择根不择枝。忘鱼久缩钓竿手,采蕨常违烧笋时。夕雷忽报春工起,龙跋犊角互撑抵。閒庭夜起月娟娟,密户朝开风筛筛。年才七十竹满山,吠犬篝灯山竹间。虚心相对还相似,更觉柴门幽且閒。郎君搦管识奇字,仲氏吹篪多好颜。青青叶色深杯见,自笑皮冠身未贱。桃李秾华欺岁寒,何处物情无改变。两年石莲秋草深,未见翁面知翁心。吾家名士多汗简,况有琳琅湘水吟。常疑葛陂化龙事,奇物与人两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