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乏四方志,所怀在林丘。
尘埃岂我事,义往不得留。
进酒长亭上,离马俨行輈。
临分子无惨,且复相从游。
入都席上答曼叔见送。唐代。韩维。 少乏四方志,所怀在林丘。尘埃岂我事,义往不得留。进酒长亭上,离马俨行輈。临分子无惨,且复相从游。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送欧阳辩。宋代。苏辙。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公家多士如牛毛,扬眉抵掌气相高。下客逡巡愧知己,流枿低昂随所遭。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従知有几。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前辈今无一二存,后来幸有风流似。黄河西行于没屋,桑柘如云麦禾熟。年丰事少似宜君,饱读遗书心亦足。
临安胜览 其八。元代。胡奎。 凤凰池中十万家,莺声燕语度年华。笙歌夜月家家酒,罗绮春风处处花。
过秦楼 秋月。清代。杜贵墀。 底事清光,照人孤影,不向那年亭畔。云凉荔浦,叶落兰汀,望断洞庭波满。十载对酒当歌,美景良辰,等闲都换。姮娥有恨,离人无语,绕栏千遍。长记得,擪笛楼边,吹箫桥侧,低傍彩罗纨扇。针穿几度,眼底晶帘,便比广寒都远。寂历关山,著我白露空庭,黄昏孤甲,拌今宵为汝,坐看河低斗转。
登延青阁。清代。裘琏。 高阁信延青,千峰削翠屏。溪光匹练下,鸟道一樵经。祠庙何年辟,禅门尽日扃。烟霞随地出,驻屐问山灵。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二。明代。湛若水。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以顶等高卑,未知孰为多。此山系望远,地位累坡陀。此山可远望,紫气腾冲和。望之已可爱,而况来登歌。即事既已高,万丈如吾何。
邻翁叹。明代。孙传庭。 邻翁有三男,长男差膂力。仲也绝怯弱,季尤可矜恻。一身都废弃,所存惟视息。忽惊辽事非,缮发遍四国。纷纷闾左儿,不能安稼穑。长以力见选,执殳将军侧。王师二十万,军容亦既饰。岂知不惯战,闻鼓皆变色。长男遂死之,全军尽奔北。司马复徵兵,仓皇请严敕。长令畏谴诃,何敢迟顷刻。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邻翁前致语,哀鸣声唧唧。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长令亦信然,材勇不可得。强驱出关去,勍敌何以克。再战复不利,疆事益叵测。司马计安施,徵调且倍亟。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出门官使至,复以威令逼。邻翁惨不言,苍天曷有极。
送范漕赴召。宋代。崔与之。 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禁城风雨放,应念鹿门庞。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四韵以谢之。唐代。刘禹锡。 视事画屏中,自称三癖翁。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酒对青山月,琴韵白蘋风。会书团扇上,知君文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