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斧留心汉晋閒,岂期谷隐避名难。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襄阳咏史 其十八 谷隐山。唐代。李俊民。 衮斧留心汉晋閒,岂期谷隐避名难。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饮饯徐比部宅时吴舍人李比部同集 其二。明代。黎民表。 征骖欲戒暂徘徊,极目风烟惨不开。白社别来频有梦,青山归去独无媒。遥祠应待河东盖,作赋多逢邺下才。谁向天涯慰寥落,封书须为朔鸿裁。
秋晚。明代。陈献章。 皎皎月又缺,鲜鲜菊可收。汀云迷岛屿,山雨落扶留。市有屠牛杌,江连逻吏舟。恐无赊酒处,垂白对清秋。
谪宜阳到荆渚。唐代。李伉。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为问野人山鸟语,问予归棹是何年。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五。宋代。黄裳。 已外世情来独立,何劳物色去相寻。太官食好还多累,一线金鳞岂有心。
修史亭二首。唐代。司空图。 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今日无疑亦无病,前程无事扰医王。篱落轻寒整顿新,雪晴步屣会诸邻。自从南至歌风顶,始见人烟外有人。
别众父老。明代。卢龙云。 宦情萧索与谁论,直道斯民喜尚存。岂有循良堪作传,谩劳苍赤苦攀辕。暗投已分无完璧,广照何由到覆盆。底事慇勤酬别绪,愿祈丰岁惠元元。
陈佥宪粹之书报弘宜中会试。明代。张弼。 故旧书来报我知,二郎今亦上云梯。文章白玉阶前献,姓氏黄金榜上题。移孝要从今日始,立心当与古人齐。天恩世世何能报,但祝皇明亿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