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涧底觅根源,剔藓剜苔得旧泉。人事尽随流水去,几时复见太平年。
太平泉 其一。唐代。李俊民。 试从涧底觅根源,剔藓剜苔得旧泉。人事尽随流水去,几时复见太平年。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凤孤飞。宋代。晏几道。 一曲画楼钟动,宛转歌声缓。绮席飞尘满。更少待、金蕉暖。细雨轻寒今夜短。依前是、粉墙别馆。端的欢期应未晚。奈归云难管。
许使君见过林亭 其二。明代。李攀龙。 浊酒自沽还自把,先生寄傲南窗下。门前五柳渐看长,使君时时来系马。
太和杂题二首。明代。李维桢。 肃帝核玄玄,增封上配天。端居长礼斗,秘祝总祈年。皂纛宫娥绣,青辞国史编。星冠南乡拜,鹤盖绕龙涎。
秀州城外。宋代。张侃。 月色明于昼,閒登百步桥。天低云宿野,地远水通潮。吹笛回宾雁,弯弓绊落雕。年来无片善,所得是风标。
讲院老树歌。清代。汪中。 百年老树何人植,特立童童精舍侧。近根六月覆秋阴,到顶千寻浮翠色。老鹳号风柯稍振,黑蚁避雨根先湿。霜皮四裂挟龙鳞,铁干孤撑露蛟脊。高空冥合苍天气,盘固深滋厚地力。岂谓生成属不材,高山大泽似君稀。栋梁有用终相待,斤斧如寻更不辞。坚心自受冰霜积,秀气犹含雾露滋。莫忘科头踞树下,清风满院读书时。
次韵强使君见寄。宋代。周紫芝。 梦泽南州听晓鸡,老饕于此寄朱麾。春湖鱼上先分玉,暗谷茶生看展旗。酒甲江西聊可醉,山横楚尾恨无诗。年丰讼少知何事,时有光阴到楚词。
秋日杂诗 其一。清代。田肇丽。 老树间柴门,端居阅秋序。意象日疏豁,露繁草半俯。扶杖绕阶除,苔净绿可数。孤云觇我暇,纷纷来庭户。夤缘蓼花前,悦此好情绪。檐鹊夕声喧,新月已遥吐。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明代。祝允明。 秉策志渥丹,牵丝及班艾。拜宠北阙下,寄命南峤外。霜履将蹈冰,虚舸循寒濑。越乡惭古节,垂堂慄先戒。刘公存社稷,雅尚幸终会。一丘沈结膺,三历拟投带。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