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何皛皛,中庭积繁霜。天风下河汉,万里流玉光。
羽衣四三人,各乘白凤凰。笙响发空际,游云高驰翔。
无缘执霞佩,揽结双明珰。愿托月中桂,终古有馀芳。
杂诗七首 其四。唐代。张翥。 寒夜何皛皛,中庭积繁霜。天风下河汉,万里流玉光。羽衣四三人,各乘白凤凰。笙响发空际,游云高驰翔。无缘执霞佩,揽结双明珰。愿托月中桂,终古有馀芳。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十二。清代。曾习经。 落日回风逼发生,野田黄雀报初更。灯窗夜气侵危坐,还我当年旧短檠。
觅蠹椽。宋代。高登。 顾影低徊只自怜,怕寒时耸作诗肩。全家食粥已数月,坐客无毡今几年。君劈槽烧当止酒,我和琴爨况无弦。雪中送炭从来事,况尔羁躬觅蠹椽。
闻蝉 其一。明代。余继登。 高槐遥借隔林青,树里鸣蝉乍可听。记得年年当此日,一般流响过閒庭。
五月十六夜病中无聊起来步月五首 其五。宋代。杨万里。 道是月明星便稀,阿瞒此句未为奇。今宵斗柄也不见,一镜孤光天四垂。
凿径。明代。道衡。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听晓鸟。清代。牛焘。 鼓吹诗肠最有情,非关得意自呼名。喉端应律东风暖,林下栖踪夜气清。丝竹因人嫌作态,文章似尔善和鸣。人间不觉韶光老,园柳依稀递变声。
再寄龙溪上人。清代。陈忠平。 闻道林深处,苍髯盘石根。菩提自然净,贝叶不须翻。壶煮青溪月,云浮绿蚁樽。清风寒有味,奚与世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