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涅槃处,那有去来今。尚记三生石,难磨万古心。
地埋禅刹在,山掩岳祠深。长日闻钟梵,萧萧枫桂林。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四 三生藏。唐代。张翥。 神僧涅槃处,那有去来今。尚记三生石,难磨万古心。地埋禅刹在,山掩岳祠深。长日闻钟梵,萧萧枫桂林。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挽王彦达。元代。成廷圭。 老来正赖君医我,客里那知我哭君。人世百年修短定,江城一日死生分。锦帆泾上谁家屋,龙井庄前处士坟。魂魄东西招不得,杏花村落雨纷纷。
贺新郎·梅花岭拜昔人葬衣冠处,用迦陵词韵。清代。陆震。 孤冢狐穿罅。倚西风、招魂何处,浇羹奠鲊。野老能言当日事,夜火城边相射。看肉薄、乘城都下。十万横磨刀似雪,尽孤臣、一死他何怕。气堪作,长虹挂。至今恨泪如铅泻。道此中、衣冠犹在,音容难画。欹侧路傍松与柏,日日行人系马。况又被、樵苏尽打。只有残碑留汉字,细摩挲、不识谁题者。一半是,青苔藉。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唐代。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楚正议 其三。宋代。文彦博。 每读龟书鸿范篇,人间五福是高年。公年九九虽无慊,散尽耆英我屹然。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宋代。范成大。 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公子自贪低唱酒,肯来同对玉峰寒。
卢师召侍御新建范文穆祠于石湖傍有诗次其韵。明代。王鏊。 万木阴森荫画梁,淳熙奎画尚流光。一丘占尽吴山胜,二水分萦越垒长。枯坐老禅依竹影,时来估客荐蘋香。雪坡天境依稀在,莫把名园比洛阳。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明代。周瑛。 开径入松林,松香满冠屦。行行细护持,茯苓在深处。
驿馆新凉,压枝馀绿当门敛。山眉空减晚来妆,一镜车尘罨。
樽酒旗亭未酽。怎消他、芳时荏苒。不如终付,欹枕分茶,秋光同占。
烛影摇红 叶遐庵丈客馆小集赋此兼呈黎六禾、詹无庵、陈寂园、冯秋雪、黄咏雩、胡伯孝诸同座。清代。朱庸斋。 驿馆新凉,压枝馀绿当门敛。山眉空减晚来妆,一镜车尘罨。樽酒旗亭未酽。怎消他、芳时荏苒。不如终付,欹枕分茶,秋光同占。倚曲愁边,才情早谢承平艳。高楼西北几阴晴,清泪应难掩。醒眼登临自厌。近黄昏、孤悰潋潋。江湖倦鬓,接坐相看,吴霜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