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题金山寺。唐代。明本。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游云门山。宋代。黄庶。 南山州之屏,四时改颜色。日夕太守宴,供帐减缯帛。更求秉烛饮,图写在四壁。烟云时藏埋,景好疑爱惜。我官府中尘,喜与山相识。泉石未还往,愧负苦逋责。秋风复杖屦,持酒穷胜僻。莓苔转苍崖,郡国在几席。废兴赋飞鸟,牛羊自朝夕。风物摹大句,才薄徒噤嘿。唯作酩酊归,山月吐半璧。沉吟又慰喜,三友添饮客。
星名诗。唐代。权德舆。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题王维辋川图。元代。贡师泰。 开图纵奇观,江山郁相缪。两垞矗岧岧,重湖渺浟浟。邃宇抗疏岭,危亭俯圆流。春坞辛夷发,夏陌高槐稠。竹馆翠阴晚,萸沜红实秋。远墅漆未割,近园椒欲收。惊鸟避溪泉,野鹿逐岩幽。日暮川上归,凉飙荡孤舟。霭霭云气合,漠漠烟光浮。顾思天宝初,纲纪坏不修。《霓裳》按妖拍,鼙鼓起奸谋。岂无匡济术,乃为间旷留。菱歌自来往,葩辞更倡酬。遂令摹写间,意度犹可求。乾坤多变态,江海生暮愁。白鸥飞不去,千载空悠悠。
石。唐代。李峤。 宗子维城固,将军饮羽威。岩花鉴里发,云叶锦中飞。入宋星初陨,过湘燕早归。倘因持补极,宁复想支机。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八 观德亭。明代。周瑛。 周礼久不作,泽宫变荒圃。开亭集宾佐,观者日盈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