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更姓记桥住。夜待旦遇个师父。一编书不为封留,字字咸阳膏雨。借箸筹灭项兴刘,到底学神仙去。待商山西皓还山,再不恋人间险处。
鹦鹉曲 四皓屏。唐代。冯子振。 张良更姓记桥住。夜待旦遇个师父。一编书不为封留,字字咸阳膏雨。借箸筹灭项兴刘,到底学神仙去。待商山西皓还山,再不恋人间险处。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春雨学博属题钱舜举苏武归阙图卷。清代。王宗炎。 穹庐遍野沙茫茫,风吹草低雁南翔。苏卿乘风还故乡,节旄秃落旃裘凉。谁与送者右校王,跗注韎韦犀毗黄。仰天握手气不扬,苑结抑塞摧肝肠。从骑跪进湩酪浆,通国十岁能挽彊。射兔掘鼠持作粮,胡妇对之心感伤。欲别不别牵衣裳,更有濈角羝乳羊。肱麾不去鸣声长,子卿慷慨泣数行。从此分袂各一方,不复相见毋相忘。橐驼驒騱齐足良,行程苍茫纪不详。汉关峨峨近在望,山川重秀日再光。归诣北阙朝未央,太牢告祭先帝旁。拜典属国为列卿,道路观者如堵墙。面目改易须眉苍,丹青图画何堂堂。齧毡咽雪苦葡尝,不降不辱臣之纲。千载而下谁颉颃,洪皓朱弁郝仲常,垂示风纪传无疆。
过莺斗湖三首。宋代。杨万里。 春来已自两旬余,欲借春看未见渠。烟树隔湖三十里,寒梢依旧向人疏。
寄题吴斗南玩芳亭。宋代。陆游。 北斗以南有吴侯,人物知非第二流。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平生离骚读千遍,屈沱秭归要亲见。归来落笔愈惊人,宋玉景差俱北面。玩芳亭中兰茞芳,朝回解带春昼长。爱君忧国有奇作,坐令壮观还沅湘。老夫曩亦同此趣,甚欲闲题玩芳句;无奈生涯今已别,倒壑枯楠忘岁月。
送秘书谢监赴江西使幕。唐代。韩翃。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
海上送别林崇高先辈。明代。王恭。 海上新晴野水春,烟村花鸟送行尘。十年客路堪惆怅,况复今朝别故人。
正月闻鸮有感。元代。岑安卿。 恶人恒多善人少,春来未省听啼鸟。惟有鸱枭最恼人,聒聒五更鸣到晓。䲭枭䲭枭尔何为,万人怪汝千人讥。更有王孙金弹丸,绕林逐尔将安归。